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思维导图

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此生来迟 浏览量:12023-03-14 10:06:3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思维导图

教育理论综合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一节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 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a260541216ef819ba53adb0c3d0a833

思维导图大纲

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教育理论综合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

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

要及规律

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是培养人

的质量规格标准

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

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

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特点

:(1)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2)

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

是国家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

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

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是全国各级各类教

育的目的和须遵循的准则

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方针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当前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

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联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

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

之一。

区别

:(1)

“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

是学术性概念

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

“教育方

”则是工作术语

是政治性概念

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 同时

教育目的也属于目的性范

而教育方针则属于手段性范畴。

(2)

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规定

教育方

针着重于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或者说

教育目的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

的总要求

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教育方针是阶级或政党确定的一定时期内教育

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3)

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

对教育实践可以不

具约束力

而教育方针则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

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4)

教育方针作

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概括

它对于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要大于教育目的

因为教育方针的内

容中不只限于教育目的的规定

还涉及教育的性质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

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

宿

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是教育的

高理想。

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

也是确定教育内

教师资格证考试直通车

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作用

功能

):(1)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

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

具有激励作用

;(3)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也有说法认为

教育目

的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

国家

———培养目标

学校

———教学目标

教师

(1)

教育目的是高层次的概念

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

各级各类学校

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

(2)

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

培养的具体要求

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

体化。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3)

教学目标是三者中低层次的概念

更为具体

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

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三者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

育者提出的

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他们彼此相关

互相不能取代。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人们的教育理想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也是唯一途径。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科教频道2024年第21周收视情况概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科教频道2024年第21周收视情况概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科教频道2024年第21周收视情况概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da8df0545bc292acd77571903f35c57

经验与教训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经验与教训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经验与教训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7a0c80d028e75ba247385489d0f5835